(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文 牛宏超/摄)“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并不复杂,属于常规手术,未来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大影响。”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徐东一边摸着身边藏族孩子的小脸儿,一边跟家长解释着这种藏区治不了的“大病”。

2019年11月12日,来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3位先心病患儿在父母和“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的陪同下,于今晨7时40分到达北京西站,接受免费手术救助。


天坛医院心外科主任徐东为藏区小患者送上玩偶

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已非常成熟

“如果超声做的准确的话,单纯膜周部室缺,缺损不大,自愈可能性还是有的。定期复查超声,看有无肺动脉高压,可以继续观察到1-2岁,看能不能自行愈合。如果不愈合,再考虑手术治疗也不迟。”在病房里为2岁的张昌凯做常规检查时,天坛医院心外科刘飞主任告诉记者,2岁的小昌凯就是需要做手术的这类小患者。


刘飞医生在为2岁的小患儿做检查

谈起孩子的病情,昌凯的妈妈告诉记者,今年已经35的自己和47岁的丈夫在婚后十年都没有孩子,为了弥补为人母的心愿,在医院找到一个刚刚出生3天的弃婴。这个孩子就是如今已经2岁的昌凯。

“最开始没有什么症状,就是感冒次数比较多,经常有肺炎症状。”昌凯妈妈说,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先心病,根据医生的建议,等到3岁左右再复查看结果是否需要手术,如果需要手术,最好到丽江去医治。

“孩子刚满2岁8个月,共铸中国心就来了。”昌凯爸爸回忆,在为孩子做完筛查后,主办方就开始记录,要把孩子接到北京免费医治。而儿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病好后,去看北京天安门。

为了再次确认患儿,11月8日,“同心·共铸中国心”医疗专家及志愿者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为今年7月份“同心·共铸中国心迪庆行”大型公益活动中筛查出的先心病患儿进行复筛与病情确认,并确认了全程资助复筛确诊患儿进京接受免费治疗。

组委会每年分批次组织近千名首都医务志愿者前往边疆一线,救助贫困家庭及个人。他们心系贫困地区,心系少数民族地区,使孩子们恢复健康,使这些家庭彻底地摆脱因病贫,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谈起共铸中国心活动,安七一表示,这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高原公益树起了丰碑,为中国公益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

共铸中国心救助患儿一直在继续

今年7月,“同心·共铸中国心”组织来自首都及全国近800位医务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和媒体记者聚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开启为期一周的以“吉祥迪庆 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同心·共铸中国心”2019迪庆行大型主题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共计入户慰问84户;心病筛查1490人,疑似确诊28人;肝包虫病流调696人;带教查房38场;医生培训62场覆盖医生1808人次;健康讲座33场,覆盖群众3453人次等。


住院病房内,两个护士姐姐在给小患儿穿衣服

“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项目由中央统战部指导,自2008年发起以来,该活动组织以首都医疗专家为主的志愿者队伍,连续10年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也是国内唯一在所有藏区都开展过活动的公益项目。内容涵盖义诊巡诊、医疗培训、精准扶贫、先心病、包虫病等疾病的筛查和救助等。

十年来,“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们走过了近2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对56余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志愿服务,为受援地医务人员培训达8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5万余人次;为近10万余名各族群众开展健康教育710余场;捐款捐物达4亿元人民币;为1500余名先心病儿童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让近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p#分页标题#e#

据了解,此次救助活动中,白宗(女 9岁 藏族)、吉祥(男 7岁 彝族)、张昌凯(男 2岁8个月 汉族)3位患儿在家属和医务人员的陪伴下,分别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治疗。另有2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先心病患儿将于14日抵达北京,前往首都儿科研究所接受治疗。此次救助,为最大限度帮助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将承担患者全部医疗费用及患者陪同家属的旅途及生活费用。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康复医院哪家好?“病好了去天安门!”迪庆先心病患儿抵京接受免费治疗”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