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最凶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而杭州的罗大伯(化名)居然在两个月内接连中风两次。 


预防的药物吃了,生活习惯也改了,为什么这么快就二次中招,以后会不会还复发? 


经医生全面详细检查一番后发现,原因竟然是“缺心眼”? 


短时间内连续两次中风

是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吗

原来,罗大伯两个月前发生了一次脑梗,在当地医院住院后逐渐康复,回家以后也严格按照医嘱吃了预防脑梗再发的药物,但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月,他又出现了头晕、胳膊无力等症状。


罗大伯觉得不对劲,立马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脑梗,幸亏发现得还算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但这次是治好了,会不会没隔多久又发病一次呢?大伯心里很没底,家人也很着急。


当地医院的医生说,可能是大伯对二级预防的药物有抵抗,所以效果才不好,推荐他详细检查。 


竟然是因为心房缺了“心眼”

才让血栓轻松进入血液循环

入院后,医护团队不仅给予了大伯完善的脑梗急性期的治疗,还抓紧时间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


三天过去,罗大伯脑梗反复发作并不是因为对预防脑梗的药物产生了“抵抗”,而是因为他存在一个大孔径的卵圆孔未闭(PFO),导致来自静脉的血栓能轻轻松松地通过这个孔道,进入到脑部的血液循环中去。


卵圆孔未闭(PFO)是指存在于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房间隔,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封闭完全的一种先天性缺损。人群中大概有20-25%的概率存在PFO,但是大部分比较小风险并不大。 


然而有一部分人的PFO孔道比较大,或者合并了房间隔瘤,这种情况下,来自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的小血栓(久坐的人群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静脉小血栓),就会通过这个右向左分流的孔道从静脉系统直接“走偏门”到了动脉系统,这样就有了很大的机率随心脏的血液流到全身的动脉里去,也就可能造成脑血管的栓塞了。


在临床上见过很多例这种情况引起的脑梗,最小的患者发病时年龄仅有8岁,一直到快高考了才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温馨提示:这种由于心脏原因引发别处血栓掉到脑血管,而不是脑血管自己长出血栓的情况,最好的治疗是进行专门的PFO封堵术。 


一个月之后,罗大伯在接受了专门的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不知道哪里来的血栓把脑血管堵住了。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康复医院《这种“缺心眼”危险!反复中风,严重可致死!》”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