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

我国目前高血压的患者超过2.7亿

每年约有200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然而

这些数字还在日益增长

可以说

高血压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


高血压能不能不吃药


提出这个问题的,一般是刚刚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或者是年纪相对较轻的患者。其背后的主要顾虑,是担心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服药会产生依赖性,或者认为目前暂时没有不适感,不需要服药。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但仅限于(敲黑板!)以下几种情况。

哪些高血压可以不吃药


白大衣高血压

这些患者往往来到医院或见到医生后,情绪异常紧张,于是在诊间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于是对这类患者的解决方案是情绪调整,无需服药。

初诊断的低中危高血压

初诊断的低中危的高血压,可以暂不服药,先进行3个月左右的生活方式改善,主要包括管住嘴、迈开腿、规律作息、拒绝熬夜。

假性高血压

这类患者因为肱动脉的严重硬化,而导致所测得血压值远高于真实血压,所以并不需要对血压进行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为了维持充足的脑血流灌注,当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才考虑降压。

除了以上情况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我们都建议合理服用降压药物。诚然,如同古语所说“是药三分毒”,各类降压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都是概率性的,而且是可控的,所带来的后果,相比于高血压所带来的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等风险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实在没有必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手段,降压药物是唯一的治疗措施。使用降压药并不会产生依赖性,只有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药,才能降低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并预防许多心脑血管事故。

有些患者认为,没有不适感,可以不吃药,只有在出现症状时才需要吃药。他们并不知道,高血压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疾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存在严重的靶器官损害,更有甚者首次发病直接以心梗、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形式。因此,对于高血压来说,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千万不要江心补漏、救过不赡。



降压药吃久了需要换吗


经常有高血压的患者明明血压控制得非常理想,仍提出想要更换降压药物。他们主要的顾虑,是担心某一种药服用久了会渐渐失效,或者是担心服用久了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会升高。

但其实,如果服用某一种降压药物获得了满意且稳定的降压效果,就应该继续坚持服用。决定是否需要更换降压药的标准,并不是服药时间的长短,而是血压是否能达标,以及药物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刚刚开始服药的几周之内,已经服药较长时间才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微乎其微。相反,经常变换降压药物,反而会导致药物的血液浓度不稳定,降压效果大打折扣。

降压要打持久战,只有走出降压误区,早期发现、科学降压、定时监测,才能守护住健康的战果。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康复医院宣教《这个指标高了等于危险已经悄悄爬上身体》”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