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捂汗”是危险行为还是有效治疗?
对于感冒发烧,老人们常说:“捂汗比吃药打针强。”所谓的“捂汗”指的通过增加衣物促使身体变热继而出汗。其实,这种既低碳又朴素的应对方法的确是存在一定科学意义的。因为对于发烧来说,退烧是最迫切的一种治疗方向,一般来说,服用退烧药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体温从高处退下来,而通过“捂汗”导致出汗继而散热退烧,这二者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殊途同归”。
但是,尽管“捂汗”可以通过汗液蒸发从体表带走体内热量,但是对于小于三岁,而且素日里体质较弱的宝宝来说并不合适。
对于小于3岁的小儿来说,他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而且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比较差,加上中医认为小儿脏气轻灵、易于传变,因此不适宜采用'捂汗。这与西医强调的'担心捂汗导致体温急剧上升,最终可能引发高热惊厥'一个原理。”
对于体质较好的,年龄大于3岁的儿童来说,在体温不超过39℃时,并且属于外感风寒表实症时,可以尝试“捂汗”。即使可以选择捂热,也并不是说要将自己里三层外三层裹着,有的人捂汗后大汗淋漓,也有的人说自己试过闷热到接近窒息,这些方法都非常不靠谱的。正确的捂汗是适当的添加衣服,以达到体表发汗为准,并且要及时擦干汗液和多补充水分,切忌大汗淋漓。
宝宝发烧的7大常用中医外治法
对于宝宝发烧,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家长们最常听的就是“物理降温”了。其实,除了这个方法之外,中医在应对宝宝发烧方面还有其独特的外治方法。
1、洗浴疗法
用药液洗浴患儿全身或局部,既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应,又可经皮吸收而发挥解肌退热的作用。
常用药物:儿感退热洗剂(含柴胡、荆芥、连翘等)、柴胡、细辛、薄荷、冰片等。
2、帖敷疗法
将中药捣烂或研磨,用易于黏附的物质调匀后贴敷于体表,通过药物制直接接触特定穴位,经透皮吸收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
常用药物:连翘、黄连、吴茱萸等外敷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生石膏、山栀、蒲公英等外敷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小儿高热。
3、涂膜疗法
将药剂涂于穴位上直接成膜,这与上面说的贴敷疗法相比,不但吸收快,疗效强,而且更方便使用。
常用药物:柴胡、细辛、黄芩、薄荷脑、冰片等药物。
4、雾化吸入法
将中药制成液体后放入雾化泵中,通过从口鼻吸入,使得药物作用于局部,这种方法吸收快,达到抗炎解热作用。
常见药物:清开灵
5、灌肠、直肠滴注疗法
由于肠黏膜吸收药物成分,而且吸收后不经过肝脏而是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药物的首次过滤效应,同时又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因此这些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金银花、连翘、葛根、石膏、知母等。
6、推拿疗法
通过特定的手法按摩,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疏风解表、解肌散热的功能,常用手法包括治外感发热手法和清解里热手法。
7、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经络上的穴位可以激发和调整体温中枢及大脑皮质的功能,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因为涉及选位和灸治等,具体的针灸手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老年康复医院教您宝宝发烧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
夏季婴幼儿要注意护住肚子
中医认为,肚脐是经络交通的重要驿站,中医的神阙穴就在肚脐的位置。从西医解剖学来看...儿童喝牛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牛奶中加入果汁会更美味,有些妈妈为了方便,喜欢在牛奶里加些果汁,也觉得这样做会更...夏季不宜给孩子喝太多果汁
夏季炎炎,很多孩子都喜欢喝饮料,而家长偏爱给孩子喝果汁,因为果汁是健康饮料,专家...儿童发烧,温度不高千万不要乱用药
季节交替的时间段,儿童难免生病发烧,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要给他吃降温药,...儿童微量元素应该怎样补?
有的家长会给宝宝买各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剂,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春季带宝宝出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春暖花开,春光明媚,带着孩子一起来到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来一次轻松的户外活动,...春季怎样让孩子长个子?
为什么春季身高长得快?一方面是因为春季阳光好,紫外线照射量较高,能刺激骨骼增长,...如何让幼儿远离春季传染病
春季到来,气候转暖,给病毒和细菌也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传染病多发,而且传染源大多来...春季儿童疹子多发,家长要留心
春季是病毒、细菌活跃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易受各种出疹性传染病侵袭的时期,面对患病后...孩子正常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
孩子的睡眠质量比成人重要得多,但在健康方面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会因为贪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