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2006 年起成为正式的联合国日。


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对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是血糖高,还是肥胖?其实患有糖尿病时,是身体不能把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这会导致糖在血液中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增加心脏病,失明,神经和器官损伤等情况的风险。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可能发病,而更可怕的是,大约1/3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防治的深入研究,糖尿病综合治疗已增加到五个方面,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其中运动疗法始终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一项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的意义

控制血糖

运动治疗通过调节机体糖代谢、降低血脂、控制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降低血糖,在Ⅱ型糖尿病的一级、二级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并发症
运动可降低血压、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和凝血功能,预防并发症。

改善不良心理
患者因“糖尿病治疗疲竭”使心理负担沉重,抑郁、焦虑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运动有积极的心理作用,通过运动治疗,患者心情愉悦,使紧张消除、抑郁减轻。



运动疗法适应症

糖尿病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是最佳适应证。Ⅰ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但对稳定期的Ⅰ型糖尿病人,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健康和正常发育。


运动疗法禁忌症

1.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2.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动后加重;

3.严重糖尿病肾病;

4.糖尿病足;

5.严重的眼底病变;

6.新近发生的血栓;

7.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前(血糖>16.8mmol/L);

8.有明显酮血症、酸中毒等。 


运动前准备

做好体检:
血压、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尿检、心电图、胸片、眼底检查等,以确定有无并发症及其程度,特别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准备活动:
5-10min的四肢和全身活动,如步行、太极拳和各种保健操等。


运动方法选择

通常适用于糖尿病人的运动锻炼方法是一种低等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常用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自行车、球类、跳舞、游泳等,可根据病人的爱好和环境条件加以选择。


此外,有证据表明抗阻训练也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在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血糖控制能力、增强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强度判断

运动量适宜的标准是运动结束后心率应在休息5-10 min恢复运动前心率,并且运动后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虽有疲乏、肌肉酸痛,但短时休息后即可消失。

运动时间和频率

运动时间:
进食后 1h左右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运动宜选择在餐后 1h进行 (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运动3天,3次/天,肥胖患者30-60min/次,消瘦、妊娠糖尿病及70岁以上患者20~30min/次。

运动后低血糖防范

因长时间运动糖原耗竭,可发生低血糖,文献报道超过70%患者有运动后低血糖经历。

因此,运动前后、运动中均应及时监测血糖。运动过程,增加运动量或进行剧烈运动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血糖值<5.5mmol/L时补充糖;不宜在空腹和注射胰岛素后立即运动,口服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患者,运动前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