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运动方式。运动过程看似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仍十分有讲究。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散步时也应采取个性化的方案。杭州康复养老网心血管专家教授为大家介绍心血管疾病老人如何散步。


高血压老人傍晚散步

高血压老人去散步的时间理想不要选在早晨。散步时宜抬头挺胸,切忌背着手或驼背,步行时尽量整个脚掌着地,微微收腹,双手手臂自然摆动,避免压迫胸部,影响正常的心脏功能。步行速度以中慢最佳,不要太急,以免血压突然升高。此外,因为一天中老人的血压在早晨达到最高值,因此建议安排在傍晚或晚饭后散步。

冠心病老人步速要慢

冠心病老人在散步时宜注意心率的变化,最佳心率是每分钟不超过170减去年龄的数值。例如65岁的老人,他走路时的心率宜保持在每分钟105次左右,最快不宜超过每分钟125次。另外,冠心病老人在散步时,步伐速度一定要慢,以免诱发心律失常。结束后微微出汗,呼吸顺畅不急促就说明运动效果较好。建议理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防万一。

糖尿病老人不能饿肚子

饿着肚子散步会造成低血糖,因此,糖尿病老人理想在饭后半小时或1小时散步。步行速度以缓慢为主,可根据平时走路的速度来计算。结束后身体发热、微微出汗最佳。每次散步时长可控制在15-40分钟,每日1-2次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慢性病人该怎样散步?”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