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资深介入专家。早年留学澳洲,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30多年,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救治各类心血管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病例上造诣很深,在心导管介入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手术技巧,特别擅长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已成功完成近两万例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杭州康复养老网专家医生告知广大群众:
一、适应证
1.年龄:通常≥3岁。
2.直径≥5 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mm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 mm;至房室瓣≥7mm。
4.房间隔的直径>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5.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二、禁忌证
1.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
2.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
3.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4.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
5.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

三、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1.相关化验检查;经胸或(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及X线胸片。
2.术前1天口服阿司匹林。
(二)操作步骤
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静脉推注肝素100U/kg。将0.035英寸(260 cm长)加硬导丝置于左上肺静脉内,沿该导丝送入测量球囊明确ASD的伸展直径后再更换输送鞘管于左房内。选择适宜的ASD封堵器经输送鞘管送至左房内,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先打开封堵器的左房侧伞,回撤至ASD的左房侧,然后固定输送导丝,继续回撤鞘管打开封堵器的右房侧伞。经透视及超声心动图下监测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达满意,且无残余分流时,可少许用力反复推拉输送鞘管,重复超声及透视,当封堵器固定不变,可操纵旋转柄释放封堵器。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四、疗效评价
根据多普勒左向右分流信号判定,无左向右分流信号为效果佳;直径<1mm左向右分流信号为微量残余分流;直径1-2mm为少量残余分流。

五、术后处理
1.置病床监护。2.术后肝素抗凝24小时。3.口服阿司匹林。 4.应用抗生素。
5.术后24小时,1、3、6及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六、并发症
1.心导管术的并发症。2.冠状动脉栓塞、脑栓塞、脑出血。3.股动静脉瘘。4.封堵器脱落。
5.心律失常。6.头痛。7.对封堵器过敏。8.房室瓣穿孔返流。9.心脏穿孔、心包填塞。
10.主动脉-右房瘘。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