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资深介入专家。早年留学澳洲,从事医疗、教学与科研30多年,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救治各类心血管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病例上造诣很深,尤其能依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正确选择治疗对策。对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也非常擅长。杭州康复养老网心血管科医师对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介绍:

一、适应证
(一)Amplatzer法
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提示:≥14mm的PDA,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应慎重。
(二)弹簧栓子法
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S。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二、禁忌证
(一)Amplatzer法
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二)弹簧栓子法
1.窗型PDA。
2.余同上。

三、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1、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
2、相关化验检查。
(二)诊断性心导管术
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左侧位造影,测量PDA直径,了解其形态及位置。

(三)操作步骤
1、Amplatzer法:选择比所测PDA最窄直径大2-4mm的封堵器(小儿可达6mm),将其安装于输送钢丝的顶端,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待封堵器的固定盘完全张开后,将输送鞘管及输送钢丝一起回撤至PDA的主动脉侧。然后固定输送钢丝,仅回撤输送鞘管至PDA的肺动脉侧,使封堵器的腰部完全卡于PDA内。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测左肺动脉-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压。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2.弹簧栓子法:(1)经股静脉顺行法:穿刺股静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将3-4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10 ra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弹簧栓子的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残余分流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子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2)经股动脉逆行法:穿刺股动脉插入端孔导管经PDA入主肺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栓子经导管送人肺动脉,将3/4-1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其余几圈置于PDA的主动脉侧。若弹簧栓子位置、形状满意后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栓于释放。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成功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

四、疗效评价
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观察,若封堵器或弹簧栓子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为效果良好。

五、术后处理
1.卧床。 2.应用抗生素。
3.术后24小时,1、3、6及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六、并发症
1.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并发症。2.溶血,3.封堵器脱落。4.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



以上就是关于“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