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并且具有调节肝内外胆管内的压力和维持胆管内流体力学的平衡的作用,故在人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非人们认为的仅仅是一个能盛装胆汁的简单袋囊,有它可以贮存些胆汁,无它胆汁照样排至十二指肠肠腔参加消化,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那么,胆囊究竟有那些重要功能呢?杭州康复养老网外科专家提示:


一.消化功能:

就目前所知,胆囊至少具有储存、浓缩、收缩和分泌功能。当然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但就消化功能而言,胆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胆囊在进餐时就排胆汁,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时就多排,吃素食时就少排放,不进餐就不排。胆囊如果已被切除,此时肝胆汁由肝内排出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好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白白丢掉,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待到赴宴进食膏粱厚味之时,急需大量胆汁帮助消化时,可惜此时体内胆囊缺如已无应答,更无“富余胆汁”相助,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甚至连一点油肉荤菜不能进食,若勉强进食高脂厚味,则常常发生腹胀腹泻,甚至发生脂肪泻的症状,成为内科极为难治的疑难杂症了。


二.返流性胃炎和食道炎。

如上所述,胆囊具有贮存胆汁和收缩功能,能够有效的巧妙的控制胆囊根据进食情况排泄胆汁。也即在进食时排泄胆汁,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有胆汁,不进食时很少排泄胆汁,也即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肠腔内很少有胆汁,也即发生胆汁返流的可能性很小。当胆囊被切除时,在24小时内胆汁持续不断的排泄胆汁,也即24小时内十二指肠肠腔内持续不断的存有胆汁;当幽门关闭异常时,胆汁极易返流进入胃内,导致极难医治的“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这种疾病的原因大部是由胆囊切除引起,成为消化内科临床的另一顽疾杂症。


三.胆囊在调节胆管内压力方面的作用。

胆囊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调节胆管内压力平衡作用,当肝内每天制造800-1000cc的胆汁持续不断的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并维持一定的压力,此时胆囊调节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肝内外胆管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较多的胆汁,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当胆囊被切除后,调节压力平衡作用消失,然而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不会减少,反而全部胆汁每日必须经Oddi’s开口排入十二指肠腔内,此时方感到开口狭窄,排泄不畅。由于胆囊具有调节胆道内部压力的重要作用,失去胆囊器官的病人,胆道内压力失去平衡,压力增大,Oddi括约肌失去了胆囊的有规律的压力调节,发生调节紊乱,形成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四.胆囊具有重要的分泌,化学和免疫功能。

胆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胆囊成为肠道Ig的主要供给来源,因而是具有保护性抗体的主要器官,这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胆囊功能正常时胆汁只发生在进食时排入肠道,空腹时肠道内并无较多的胆汁常在,显然初级胆酸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很少,因而产生次级胆酸的量很少,加之正常胆囊的存在,胆汁中存有大量的Ig,保护肠道粘膜不受外来抗原和次级胆酸的侵害,当然就减低了结肠癌变的可能性。

副主任医师

198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先后三次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于2005年晋级副主任医师,于2009年初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学习腹腔镜(卫生部第一批百个腹腔镜培训基地之一)。对甲状腺,乳腺,肝胆脾,胃肠手术均能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引流术,阑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妇科如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切,宫外孕,不孕不育(双镜一丝)等。发表省级论文5篇,国家级3篇。论著《现代外科诊疗学》任第一副主编。


以上就是关于“保胆取石重要性”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