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数字化医院、云计算、物联网……当这样的词汇,出现在省卫生厅不久前公布的《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中时,很多人的心中,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卫生信息化,它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它能让我们看病更加省钱省时省力吗?
答案,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每一个角落,一个新的时代——健康一卡时代,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预约诊疗。2010年9月27日,我国首个省级统一的、公益性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浙江省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正式开通,省中医院和省人民医院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医院率先运行。有了这个巨大的网络平台,老百姓不用漏夜排队,不用舟车劳顿,只要在家点点鼠标、打打电话,就能预约挂到大医院的专家号。省卫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到5月底,全省已经有74家三级医院上线,有将近118万人次通过这个平台预约到了专家号。在这些大医院,大约有10%左右的专家号被预约,减少了病人的排队等候时间,也减轻了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


全民医疗一卡通

预约挂号,正是我省迈向健康一卡时代的一景。未来,浙江的病人还将享受到更好的预约诊疗服务。据省卫生厅介绍,今年我省将新增100家二级以上医院加入这个平台,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都将推出预约挂号服务,方便病人。
数字医院。什么是数字化医院?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从古至今,医生的全部工作无不围绕着病人信息的记忆、采集、判断和运用展开,在信息化之前,这个信息处理过程全部依靠人脑和手工,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存储在了电脑里,帮助医生进行治疗。这一切,同样也发生在省内其他大大小小的医院。现在,没有一个医院院长的工作离得开电脑。城乡联网。现在,在浙江,已经有10家省级医院、144家县级以上医院、500多家乡镇卫生院建起了远程诊疗平台。这些远程诊疗平台,打通了省、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通道,让城乡居民能够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高了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许多基层病人不出社区,也能看上大医院医生。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城乡居民都能受益。”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说,“利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加及时的、快捷的服务,同时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普及到农村和一些边远的地方,将会让老百姓感受到医改的实惠,感受到信息化的好处。”一卡通行。根据我省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子病历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8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6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随着电子病历在省内各医院建成,病人只要带着电子病历就能在各医院之间轻松看病。
一卡在手,不但随时就诊,而且还能随时报销。

现在,在全省农村,农民看病在县以内全部实现了即时报销,一半以上的地区实现了以地级市为范围内的即时报销。2010年底,我省全面推开了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市级一卡通甚至全省范围内的一卡通也是指日可待,到时候,医保病人,只要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就可以就医时即时报销,并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医药费,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自己先垫付后再回居住地报销。

资料来源--浙江省卫生厅


以上就是关于“走进健康一卡时代”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