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杭州文仲中医医院收住了一位陈奶奶(88岁,化名),她由一家养老院转入,想要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前一段时期,陈奶奶多次跌倒,现场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动。最惨一次,跌至“左股骨颈骨折”,接受了“左髋关节置换术”。


陈奶奶尚有“房颤”,先接受“射频消融术”;后又复发,接受了“左心耳封堵术”。一周前,陈奶奶诉“左胸痛”,有咳嗽,但无明显发热:当时被转入市一院,考虑"肺部感染”,给予了“头孢菌素”+糖皮质激素,病情好转……


01
另辟蹊径查“隐情”


“跌倒”是养老机构和老人生活的“永恒"主题。一说起“跌倒”,大家都会将其归咎干:①自身年老体弱,肌力不够;②护工责任心不强,看护不严。本文陈奶奶平时不敢独自行动,怕“跌倒”。家人也认为她“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习以为常了。


情况真的是这么简单吗?医疗组深入询问病史,陈奶奶平时睡眠不佳,每晚服用半片“思诺思”(一种安眠药):还在服用“西酞普兰”抗焦虑。陈奶奶自幼有“支气管哮喘”史,现在还在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期间,患者发作“荨麻疹”,给予“地雷他啶”(一种抗组胺药)口服。在上述药物中,安眠药“思诺思”与抗过敏药“地雷他啶”,均能影响高龄老人的行走“稳定性”与“跌倒”难脱干系。


loffler综合征-知乎


02
想到了“吕弗勒综合征”


初见陈奶奶,她神情矍铄,除"右耳听力差"以外,思路敏捷;自己管理着一大袋“内服药”,不会出错。很难想象她之前刚经历过“肺部感染”。陈跃主任特地问她有无“发热”?答案是“无”。联系到陈奶奶有“哮喘史”和“荨麻疹”,这是妥妥的“过敏体质”!由此推测,之前的所谓“肺部感染”史(并无发热,精神佳),是否是“过敏性病变”在肺部的表现——吕弗勒综合征?


这是一个以轻度呼吸道症状,暂时的游走性肺浸润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被命名为Loffler综合征。该病主要与过敏(变态反应)有关。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渗出性肺泡炎。肺CT所见(见图)、一侧或双侧肺野斑片状肺泡实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病变通常位于肺野的外围,轮廓模糊(云雾状)。临床表现上,多数病人有轻度、非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尚有头痛、乏力、胸痛等。一般不发热,可有肌肉痛和荨麻疹。


03
“思维”走在检查前


要证实有无“过敏性肺炎”可能,势必要读肺CT片,顺带也看看“脑CT片"。因为,“过敏性”病变有“系统性”(多器官)特征,会否病变同时导致“双肺浸润灶”和“脑内脱髓鞘”?为此,陈跃主任叮嘱管床的小宋医生务必对陈奶奶的双肺,脑组织进行CT扫描。果不其然,在陈奶奶的肺CT片上,看见了左、右肺野“云雾状”渗出影;在脑CT上,看到左大脑半球、右小脑半球“低密度灶”,坐实了上述“吕弗勒综合征”推测;即否定了先前的“肺部感染”诊断。


顺藤摸瓜,医疗组又找到了脑内“多发性硬化”的证据;据此推理,陈奶奶近期“频频跌倒”的原因,不排除“症状性癫痫”所为——导致双下肢肌力“不平衡”。


这是一次对“频频跌倒”的寻因之旅,跳出了“俗套”:①自己“不当心”;②护工“不用心”;这很可能是“另有隐情”:①镇静剂作用:②过敏所致“局灶癫痫”发浮,由此可见,临床情况很复杂,千万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有的工作态度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文仲中医院:老人经常跌倒应该与过敏有关!”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