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血管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住院总费用快速增长。反复发病、住院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让康复医学更早介入患者整个疾病治疗过程,成为疾病预防重要干预手段。



心肺康复是其他康复的基础,有良好的心肺功能,才有条件完成其他康复治疗。心肺功能的修复,重在康复。据了解,目前心肺康复已作为构筑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脑栓塞等多种疾病综合防治网络的重要手段,并在国内外多个指南中获得共识。

心肺康复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重点科室。科室目前开放床位63张。科室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年轻向上的医护专业团队,医生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科室高级职称3人,其中博导1名,硕导2名。专科康复手段包括运动心肺试验,心肺功能评估,体外反搏技术,有氧训练,体外膈肌电刺激,呼吸训练,说话瓣膜技术,床边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技术,高流量氧疗技术,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等。

2022年9月3日-9月4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心肺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新进展》暨钱江国际康复论坛心肺康复分论坛举办成功。本次论坛精彩纷呈,国内知名专家就心脏康复有氧训练的原理及方案,心血管介入的康复诊疗新模式,康复病区多重耐药菌的防治,气道廓清技术,支气管镜技术,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在心肺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医专家讲解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中医药、传统功法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治疗方案。

关于我们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院区)心肺、重症康复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的亚专科;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重症康复,重症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及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科室目前开放床位51张,其中12张是重症康复床位。专科康复手段包括心肺功能评估,有氧训练,体外膈肌电刺激,呼吸训练,说话瓣膜技术,床边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技术,高流量氧疗技术,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等。中医康复手段包括针药结合促醒技术,穴位敷贴技术,耳穴压豆促醒技术,中药熏洗缓解痉挛技术,中药涂搽技术等。
科室常规配备有有创、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高流量湿化氧疗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电除颤等常规抢救设备外,还针对重症患者康复需求,配制了电动起立床、MOTOmed下肢训练器、呼吸情景训练仪、振动排痰机、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仪、吞咽说话瓣膜、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正中神经电刺激仪等重症康复所需的先进设备。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开展气道管理、心肺功能训练、呼吸机脱机锻炼、气道廓清、气切封管、高压氧、神经调控、意识促醒、营养支持、胃肠功能调理、运动功能维持等多项重症康复技术。

以上就是关于“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心肺功能的修复,重在康复”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