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高龄产妇的不断增多,是当前出生发生缺陷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35岁之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生殖细胞逐渐老化,特别容易受到病毒、辐射、环境污染等损伤,使胎儿出现各种先天性疾病。有统计显示,女性在24~29岁妊娠,孩子出现唐氏综合症的概率为1/1 500 ;在35~39岁妊娠,其发生率则高于1%。因此,高龄产妇更应主动接受相关产前筛查,务必认真对照“出生缺陷筛查最佳时间表”中的检查项目,按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随着以独生子女为主的80后进入生育高峰期,不少已为人父母的80后开始计划要“二胎”。“生育第一胎时,大部分孕妇都会非常重视,孕前主动补充叶酸、戒烟戒酒,怀孕时不断询问医生应该进行哪些检查,生怕有丝毫闪失。但当她们顺顺当当地生下第一个健康宝宝后,往往就放松了警惕性,认为既然第一胎没有异常,第二胎自然也不会有畸形,很多检查能省即省。其实,第一胎的健康绝不代表第二胎的正常,因此,二胎孕妇也应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产前检查,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夏兰英提醒:“预防出生缺陷,绝不仅仅是医学界的事情,而应该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在二、三级干预手段已经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关键在于大众意识的提高。人们是否真正知道出生缺陷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出生缺陷?知道之后是否确信出生缺陷可以有效预防?相信之后是否会支持和主动参与出生缺陷的早期干预?只有‘知信行’的合一,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才会出现变革。”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出生缺陷,高危产妇是重点”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