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放碱 营养减半 现代人凡事就求一个“快”字,出门希望马上能坐上车,饭店吃饭时希望马上就能上菜,做菜时也希望立马能出锅。有些人在煮粥时,就有放碱的习惯,因为用碱煮粥可以缩短烧煮时间,而且还会使粥粘烂可口。但是,你可知道,煮粥用碱可是会破坏营养素的!


中医指出,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很多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做粥用的糙大米、小米、糯米、高梁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和维生素C在酸性中很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分解破坏。所以,煮粥时不宜放碱。实验证明,用250克大米煮粥时,若加人0.3克碱,就会使大米中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90%。而大米也是人体摄取维生素最多的来源。所以,我们对于煮粥加碱不当的事,不能等闲视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粥都不能放碱,玉米粥可以放碱,放碱之后玉米中的一些不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成分就会被碱分解,从而转化为既吸收有营养的物质。玉米(苞米)里的尼克酸(也是B族维生素)有63%~74%是不能被人利用的结合尼克酸。所以在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如果副食比较差,就可能发生尼克酸缺乏症(癞皮病),为了解除被“结合”的尼克酸使它能被人利用,理想的方法就是玉米面中加碱。在煮玉米粒粥、玉米面糊、做窝头时,适量放碱是有好处的。在碱加到吃不出来程度时(约0.6%),结合尼克酸释放率为37%~43%,这时还能保存维生素B1和B2,对营养最有好处。如碱加到能吃出碱味出来,结合尼克酸释放率可达到82%~92%。这时虽然尼克酸量是增加了,但B1和B2却遭到破坏。所以您在给玉米粥加碱时,还需谨慎用量。

推荐阅读: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保健手册





以上就是关于“煮粥放碱 营养减半”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