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床要不要看医生?

对待孩子尿床,有的父母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尿床不是病,等孩子大了,懂事了,自然不会尿床了。其实,当孩子3周岁后仍持续尿床就是病,医学称小儿遗尿症。

小儿尿床怎么办?

1.睡前饮水要控制。小儿睡前不要过多摄入水,鼓励小儿在在膀胱容量最大时排尿,帮助小儿树立战胜尿床习惯的自信心。

2、还可摸清患儿大致尿床的时间,争取在尿床前叫醒或者用闹钟惊醒患儿,从而逐步养成定时起床排尿的习惯。

3、如以上效果均不佳时,再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药物配合治疗。

4.至于一些由于器质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脊柱发育不全、泌尿道畸形、脊柱裂等)所引起的遗尿症,则应该请医生给予治疗。


据最新研究表明:从年龄上说,1-3岁的幼儿,一般属于生理现象,家长不用担心,3岁以上的儿童,晚上尿床才属于遗尿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最佳时间,应该在8-10岁以前。如果超过10 岁,小孩心理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影响孩子人格全面发展,自卑感加重,感到事事不如人。对以后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以后很难恢复。

不仅如此,孩子心理受到损害,天天晚上害怕尿床不敢睡觉。久而久之思想压力大,大脑视丘下部感情中枢受到抑制。即而影响脑垂体功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使尿量增多 ,尿床症状加重。临床表明,多数尿床儿童在语言表达、数字排序、逻辑思维以及对游戏的深入程度明显低与正常孩子。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尿床对成年以后的生育有影响,但统计表明,大多数不孕不育患者儿时有尿床现象。

尿床所带来的发育差、反应慢、敏感害羞等危害已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孩子将来的工作、人际关系和家庭和睦,做父母的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传统观念的误导而忽视孩子尿床,免得给孩子造成终生遗憾。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尿床要不要看医生?”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