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其发病率和患病率越来越高,不容忽视。在我国,骨质疏松症已成为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而 65 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更是超过了50%。


骨质疏松患者是发生脆性骨折的高危人群,或将面临髋部、腕部、椎体等多处脆性骨折的威胁。尤其是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此也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88岁的王奶奶(化名)平时身体硬朗,喜爱活动,但一个月前的凌晨,王奶奶在家里上厕所时不慎滑倒,于是一大早便被家人送至医院。当日的急诊骨科值班医师检查发现王阿姨左侧髋部骨折了,经骨科医生初步评估是股骨颈发生了骨折移位,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建议王奶奶做关节置换手术


Autumn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有两点特别重要——手术时机抗骨质疏松


有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手术越晚,死亡率越高,每延迟10小时,1年死亡率甚至可以增加5%。自2016年开始,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浙大二院骨科开始实行“夕阳红”项目——经早期评估、全面体检、综合评估,开通救治绿色通道,在入院后48小时内接受早期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项目实行多年来,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二术后ICU比例明显下降(从22%降至3%)。



Autumn

手术时机和抗骨质疏松

但髋部骨折仅做手术治疗并非万事大吉,术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更重要。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意思是一旦发生这种骨折,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1.护理困难:髋部骨折造成老年人长期卧床,伴有较为明显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2.并发症多:髋部骨折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压疮、血栓等,容易危及生命;

3.容易再次骨折:老年人通常有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更容易导致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出现再次骨折甚至多次骨折。


所以髋部骨折既是需要手术的“急病”,也是需要后续长期用药的“慢病”。其中的药物主要包括基础药物和抗骨质疏松药物。基础药物包括钙和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合理的运动和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骨科医师的目标是将“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变成另一种含义:这次骨折之后,骨质疏松得到治疗,不再有下一次骨折。


以上就是关于“超过这个年龄的女性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一半以上都中招!”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