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下肢血压有助检测动脉硬化 高危人群适宜

测量下肢血压可检测血管是否动脉硬化?定期测量下肢血压 50岁以上或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需提高警惕!

专家建议: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仪器测量

在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闭塞时血压测不出,或常有血压增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侵犯上肢和下肢时,则患肢血压测不出;大动脉炎可有上肢血压测不出,或为上肢高血压

和下肢低血压。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尽早做相应部位X线、CT、血液流变学、超声或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国内外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证实,ABI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评估其预后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领域,同样发现ABI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其异常也预示着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将会有明显升高。

推荐阅读:杭州有好的心血管病医院吗?


BI的测量非常简单:先测量双侧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并取其平均值,若两侧血压差值大于10mmHg则以高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再测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取其中的高值作为踝部收缩压;最后用选定的踝部收缩压除以选定的肱动脉收缩压,所得的值即这一侧的ABI。双侧下肢的ABI均需测量,选择较低的ABI值用于预测心血管风险。

常认为ABI≥1为正常,<0.9为异常,数值为0.6~0.9时,预示着轻度异常,若<0.6则意味着明显异常。

杭州康复医院温馨提示:

测量下肢血压可检测血管是否动脉硬化?以上就是有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了解,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心血管患者患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杭州康复养老网祝您:早日康复!


以上就是关于“测量下肢血压可检测血管是否动脉硬化?”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