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最凶险的疾病
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事件链中最凶险、最让人伤痛的一环,是由各种心脏疾患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目前医学界对猝死尚无统一定义,通常认为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小于等于一个小时的就被认定为猝死。猝死发生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皮肤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我国心脏性猝死患者居世界之首,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0万,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专家指出,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非常高,一旦发生,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就地抢救,患者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1分钟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是88%;4分钟内施救,成功的机会是50%;8分钟内施救成功率是15%;9分钟内施救只有6%的成功率;超过10分钟就基本没有机会了,成功几率不到1%。
冠心病——猝死发生的最大“元凶”
冠心病是引发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Framingham研究发现,男性占80%,女性占42%。但是专家指出,心脏性猝死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有些患者冠心病程度严重,但是经过积极治疗,侧支循环已经建立并运行良好,因此可以安享天年;有些患者虽然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并不严重,但是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不在意,没有积极防御,却会因为某些诱因而导致突然死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剧烈或持久的体力劳动导致过度劳累、长时间脑力劳动、睡眠严重不足、周围环境的强烈刺激、饱餐或大量饮酒、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度激动等因素都会致使冠心病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引发猝死。因此,关注自身病情,积极进行防御,避免以上诱因出现,可有效防止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积极防御——不给猝死“机会”
对于心脏性猝死的防御,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针对冠心病高危人群来说,要尽量减少或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避免冠心病的发生,比如保持自身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彻底戒烟,限制饮酒的量,平时加强运动锻炼,心境开朗豁达,保持良好的情绪,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是针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从药物、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入手,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近年来临床中普遍应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通心络胶囊可以清除血液中升高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这些物质在血管壁的沉积,防止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消融稳定血管内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解除血管痉挛,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病情发展;还能保护微血管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而且可以促进心肌缺血坏死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心肌细胞建立新的血流通路,能有效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留意先兆——不让悲剧发生
专家指出,虽然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但是很多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往往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比如心绞痛、心跳不规律、头晕、胸闷、极度疲乏感以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不适症状,患者及家属应留意这些蛛丝马迹,出现这些症状后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提早预防,不让悲剧发生。
另外,还有几种情况也要警惕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一是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昏厥;二是心肌梗死后频发心绞痛或心绞痛剧烈,梗死面积广泛或前壁心梗伴有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易发生猝死;三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16%会发生猝死;四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警惕心脏性猝死;五是老年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者一年内复发率达30%~40%,应警惕再次猝死。
正确急救——让患者“起死回生”
发生了心脏性猝死,患者身旁的人除了及时拨打120求救以外,如果还懂得正确的施救方法,那么患者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正确的急救措施就是心肺复苏术,基本步骤有三个方面:气道通畅、人工呼吸、人工循环。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将患者放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救护者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气道保持通畅,使猝死时松弛的舌头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第二,进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以保证机体主要器官特别是大脑的有氧代谢,保护呼吸中枢功能,防止脑水肿。施救者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将气体口对口吹入患者口中,以每分钟20次的速度进行。
第三,进行人工循环的急救,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直流电除颤、静脉或心腔内注射药物3方面,家属为患者进行院外急救主要以胸外心脏按压为主。心脏按压的方法要正确,施救者两手掌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下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双臂伸直,用力要平稳均匀,按压力要足够大,需压低胸骨3~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压,连续按压不间断。按压有效后可触到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看到患者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以上就是关于“让患者“起死回生”杭州心血管病医院”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
心脏病饮食疗法,杭州老年康复医院
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减轻体重。建议每次进食不...警惕,夏季高发心脏中风
心脏中风时,患者不仅感觉到胸部疼痛或不适,还会牵扯到身体的很多部位,如牙痛、头痛...女性怎样预防心脏病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患病率22-27岁时有28%,到73-78岁时仅有5%;超重...吃什么食物对控制血压有帮助
有些食物适当多吃,能够帮助控制血压,但要营养搭配要均衡,忌只吃某一些食物。预防高血压,一定要注意这5点
高血压是国人的常见慢性病,容易带来心脑血管猝死风险。预防高血压发生,不妨从饮食上...高血脂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高血脂症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首先要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和降血脂,定期复查。其次要...常吃大鱼大肉易引发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应该遵守男腰90女腰80的健康原则。因为女性如腰围尺寸超过80厘米,男...血脂高不高看这三点预警
黄色瘤主要是因为身体里血脂太高,代谢异常,而导致胆固醇沉积所致。当你的眼睛周围长...这几种易遗传病,要注意!
遗传病是指由于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疾病。有的遗传病在出生...高血压导致身体不适需注意
高血压对血管的伤害最大,所有因血栓导致的疾病,比如脑梗、心梗,高血压都是“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