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晨练的习惯,而最常见的煅锻炼方式就是散步了。中老年朋友们都是希望通过早晨的身体煅炼来达到健康的目的,但是杭州康复养老网中医科专家表示,由于每位锻炼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其选择的散步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散步的时间、运动量等。另外有些特殊疾病的患者,并不适合在早晨进行晨练。


老年糖尿病患者晨练注意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不宜晨练,这是因为早晨气温较低,而糖尿病病人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突然发病。另外,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这样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老年高血压患者煅炼应避开早晨

人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凌晨2至3点时最低。晨醒前血压逐渐升高,晨醒后活动最初几小时内(约6至9点)血压达到或接近高峰,这在医学上称为“血压晨峰”现象。对高血压患者,这是个危险时段,血压升高容易导致脑出血。若他们再早起户外晨练,遇寒冷刺激,就会进一步增加脑出血危险。


体弱的老人要柱根拐杖

身体虚弱的老人平衡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小心可能会摔倒,尤其是在晚上散步时,理想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拄根拐杖。这样,散步时可适当将手臂甩开幅度大些,步伐迈大些,散步速度也理想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新陈代谢。拐杖以250—350克、不锈钢材质的为好,拿在手里有沉稳感又不会太重,结实又不易变形。拐杖底端要有橡胶,增加其和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因人而异,上缘理想与脐部或是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散步时间依当天体力调整,最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人较容易摔跤,理想也用拐杖。

体胖的老人可延长散步距离

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 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 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推荐阅读:

和您谈谈亚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患者晨练注意预防低血糖”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