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患者,许女士,59岁。慢性胃病多年,10年曾患胃溃疡,经过药物治疗自觉症状缓解。但偶有不适,近来感觉腹胀、上腹部不适、纳差,时有嗳气、打嗝。以为消化不良,自行服用健胃消食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2月前来诊,医生建议复查胃镜。患者本人不同意,认为保养保养就好了。1周前再次来诊,述近日腹胀频繁、嗳气不断,且体重下降。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在胃窦部有一巨大不规则溃疡,活检病理提示为:胃癌。腹部CT提示肝脏及腹腔已有转移,丧失了胃癌根治术的机会。
像许女士这样的病例不计其数,认为胃溃疡是良性病变,保养即可。忽视了定期复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重要性。其实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恢复健康是有可能的。

胃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研究发现,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占胃溃疡发病人数的5%~10%左右。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


那么胃溃疡癌变有哪些先兆呢?

1.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失去了原来的节律性,且常常在进食后加重。
2. 全身情况渐渐变差,消瘦明显。
3. 出现原因不明的低热。
4. 大便潜血阳性。反复阳性,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5. 经一般助消化、抑酸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6. 年龄45岁以上,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反复,如打嗝、嗳气、腹痛、且伴有消瘦者。

杭州康复医院提示您:胃溃疡患者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高度怀疑有癌变可能。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疼痛性质的改变。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现夜间痛。如果溃疡发生在距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则疼痛节律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一旦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2.明显消瘦。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短期内有食欲减退、厌肉食、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营养状态不佳、明显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3.出现固定的包块。一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其心窝部可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块迅速增大,按压疼痛。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4.无法解释的黑便。一般黑便可见于进食大量猪、羊、鸡等动物血之后,也见于服某种药物之后。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应进一步查清,这往往是恶变的先兆症状。
杭州康复医院提醒您:上述情况只要具备其一者,就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进行有关方面的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警惕!胃溃疡癌变!”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