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生疮

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根据口疮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叫做“鹅口疮”、“口疮”和“口糜”。若发生于口的两角者,又名“燕口疮”。引起口疮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情亦有轻有重,轻者仅影响小儿乳食的摄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所以对小儿的口疮病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并针对不同的病因,在平时应做好预防。
小儿出生后,应经常查看小儿的口腔

,若见舌上布满白屑,其状如鹅口或雪片者,或似奶块而不易擦去者,即是患了鹅口疮病。对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或久病体弱儿,特别是消化不良腹泻的患儿,更需经常查看口腔有无白屑或舌上、口颊两侧黏膜、口唇内侧、齿龈、上腭的咽部有无生疮。若婴幼儿突然不吮奶,不愿饮水,或拒绝喂食,或闻口臭,语音不出,或见流口水等时,要注意查看孩子的口腔是否有口疮。当幼儿诉口痛时,一般来讲口舌生疮为多。若孩子患其他的疾病,同时较长期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时,也要多查看患儿的口腔有无口疮发生。
及时治疗患儿口疮被发现后,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应想办法积极治疗,病情较轻的可以试用以下方法治疗;1.单方口服2.外用涂局部3.西药。
杭州康复医院提示您:病重者应赶快去医院诊治。


鹅口疮的原因及照顾


鹅口疮是婴幼儿很常见的一种口腔溃烂疾病,它分成几种,一般分为微小型及严重型,以疱疹的大小来区分,发作时通常局限于单一部位。如果在同一部位长很多,则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
原因


引起鹅口疮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免疫力的问题,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所导致的抵抗力不好,都有可能影响。鹅口疮容易长在嘴巴里面、颊侧的黏膜及舌头上,或者是口腔后方软腭的位置。其中轻型的形状不会太大呈现不规则的圆形,为浅粉红色,有时会有黄白的黏膜在上面。
药物


药物可以减轻他的疼痛,抗霉菌药物一般一天分4次于饭后使用。在喂药之前,应先用少许温开水润湿口腔。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药物为悬浮液,则将悬浮液滴入口腔两侧;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药物为粉剂,则用棉花棒或用纱布包手指沾药物涂抹口腔。在服药后30分钟内,不要让宝宝吃任何东西。服药期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至少再服用3天。
清洁


记得要仔细清洁乳头、乳晕以及奶嘴和玩具等可能与婴儿口腔接触的物体。清洁时,可浸泡于摄氏55度的清水至少10分钟。当婴儿患鹅口疮时,每次喂食时间应维持在20分钟内,及尽量避免使用安抚奶嘴。严重型的颜色比较深,溃疡也比较大,超过6毫米,甚至大过1~2厘米,会持续3~6星期。
杭州康复医院提示您:如果宝宝的鹅口疮疹子很大,又超过14天以上还没痊愈,或者是反反复复发作在同一个位置,就要来看医生了。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口舌生疮了,家长不要着急”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