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口冰凉的冷饮下肚,瞬间感觉“活过来了”!冰淇淋、冰镇饮料是许多人的夏日“续命神器”。然而,浙江医院(咨询电话:0571-88261816)中医内科熊艳华副主任中医师提醒您:冷饮虽爽,吃不对也可能伤身!如何既能享受这份清凉,又避免伤害脾胃?熊医生为您带来科学吃冷饮的实用指南,避开误区,健康度夏!

image

适度吃冰,夏日也有小确幸

熊艳华医生指出,在合适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适量食用冷饮,其实也能带来一些益处:

  1. 瞬间清凉: 冷饮能快速刺激口腔冷觉感受器,向大脑传递清凉信号,带来即时降温的舒适感。

  2. 提神醒脑: 适量冷饮可刺激副交感神经,有助于缓解暑热带来的精神萎靡。

  3. 开胃助食: 高温易致食欲不振。少量冷饮可避免身体过热,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打开胃口(尤其适合食欲不佳时少量尝试)。


最佳时机:选对时间,伤害最小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寒凉之物易伤阳气。熊艳华医生建议,想吃冷饮,选对时间很关键:

  • 黄金时段:中午12点至下午3点

    • 此时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消化能力相对较强。

    • 选择这个时间段吃冷饮,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寒凉之气对脾胃的损伤。

image

健康享用冷饮的5个关键点

熊艳华医生强调,想要健康吃冷饮,务必牢记以下要点:

  1. “入口不冰齿”原则:

    • 冷饮入口后,先在口中含约5秒钟,待其稍暖化后再缓慢咽下。

    • 避免冷饮直接刺激咽喉和食道。

  2. 餐后食用更安全:

    • 避免空腹吃冰,以免强烈刺激胃肠道。

    • 避免边吃饭边喝大量冰饮,影响消化。

    • 相对而言,饭后半小时左右少量食用,对胃肠刺激较小。

  3. 严格控制分量:

    • 冰镇饮料: 每次不超过150毫升(约普通矿泉水瓶1/3)。

    • 雪糕/冰棒: 每次最多1根。

    • 小口慢饮: 喝冰饮时,务必小口慢饮,切忌“一口闷”。

  4. 特殊人群需谨慎:

    • 运动/劳作后: 切忌立即猛吃冷饮!此时身体毛孔张开,寒气易入侵。

    • 儿童: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慎食或少食。

    • 有偏头痛等头痛史者: 冷刺激可能诱发头痛发作。

    • 脾胃虚寒、易腹泻者: 建议尽量避免。

  5. 关注自身感受:

    • 食用后若出现胃痛、腹痛、腹泻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注意保暖。

image

熊医生特别提醒:这些误区要避开!

  • 误区一:冷饮当水喝?

    • 大量、频繁摄入冷饮会严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 误区二:越冰越爽?

    • 过度追求“冰镇感”,快速大口吞食,对咽喉、胃肠刺激极大。

  • 误区三:不分时间随意吃?

    • 清晨、深夜或身体状态不佳时吃冷饮,更易伤身。

  • 误区四:忽视配料?

    • 许多冷饮(如冰淇淋、奶茶)高糖、高脂,过量食用不利健康,需注意控制总热量。

  • 误区五:靠冷饮解渴?

    • 解暑解渴,温开水或常温淡茶水仍是首选。冷饮更多是满足口感需求。


夏日养生,中医有妙招

除了科学吃冷饮,熊艳华医生还推荐以下夏日养生方法:

  • 温和解暑: 饮用常温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等传统解暑饮品。

  • 饮食清淡: 多吃瓜果蔬菜(如冬瓜、黄瓜、西瓜),少吃油腻辛辣。

  • 避免贪凉: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左右),避免冷风直吹。

  • 顾护阳气: 尤其注意腹部、脚部保暖,避免赤脚踩凉地板。


以上就是关于“【夏日“续命”冷饮怎么吃?】浙江医院中医专家:避开5大误区,健康享清凉!​”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